走过许多地方的路,行过许多地方的桥,
留住我的,是这里,
那正好吹拂过的微风,那晨起时薄薄的雾,
那路边叫不上名的花花草草,那所有可以感受的一切。
当你走进这座八百年的民间故宫,
希望你也能触摸到洗尽铅华的自己。
这将是我们共同的家。
培田,第二个家的梦想
周艺萍,
苍隅民宿的发起人,一个90后闽南妹子。
朋友们眼里的“小太阳”。
“朋友们都说我温暖如阳,
我不明白自己是否有这样的好”周艺萍这样说,
“但我知道,我待人以真心,
想对你好,尽可能的对你好”。
工作之余,周艺萍喜欢背起背包开始行走。西安的明城墙,历史的厚重感像是跨越千年,却只悠悠的吹拂过耳旁;成都的宽窄巷子,白天夜里,两个模样;武汉街头,小龙虾的浓香;鼓浪屿上,钢琴的悠扬;广州的茶楼里,熙熙攘攘,像是人间模样;也曾随着火车,一路摇摇晃晃去向西藏,登上难以攀登的珠穆朗玛。
走过了很多地方,却始终没有找到她梦想的地方。
直到,在一次朋友的聚会中,她与两位朋友说出那个藏在心里,念念难忘的关于家的梦想。于是,三个人,出乎意料的,一拍即合。
在2017年的十一月份,三人驱车来到龙岩培田。当培田湿润的风吹拂过脸庞,瞬间发现,这里美得就像是梦里家的模样。在这座800年的民间故宫里有个家,成了三姐妹的梦想。
一座中国最美古镇中弢迹匿光的存在。它近乎完整的保留着明清时代的建筑。傍山而建,错落有致的四合院民间,精致的屋脊飞檐,雕花楹栏鎏金对联,但灰墙黑瓦的徽氏风格,却给它带来了宛若天成的一派大气。
走在培田长长的鹅卵石巷,
你会感慨培田的民风淳朴得
令人觉得不可思议。
村民们手作的养肝花茶,精致的竹制玩具,
这800年来他们的生活习俗
似乎就这样被完整的传承了下来。
当人们在抱怨自然水污染,水质不干净的时候,这里的居民依然放心的使用着这条穿街绕巷,流淌于每家每户门前的水圳的天然水。耕田劳作,手工匠作,村民们仍然保持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田园作息。
培田美食,是最为传统的客家风味,
溪鱼豆腐、九门头,米冻
都是些最家常的菜式,
最简单的调味,却鲜掉了眉毛。
尝的就是自然里最纯粹的味道。
培田是一座奇妙的城,
它柔软温暖的像是「母亲的怀抱」,
又沉稳大气的像是「父亲的慈爱」。
生活在如此温暖流动的画卷里,
纵使大千的世界的繁华瑰丽,
怕是都比不上这个小村落里的岁月静好。
培田,是她们的第二个家,
苍隅民宿也将在此生根发芽。
小隅一处,寄放故里时光
居人思客客思家,这是一处安放故里时光的小隅。
经过几番讨论和商榷,终于把民宿取名「苍隅」
高墙苍苍,心安一隅。
是主人对它寄予的最好的念想。
这栋456平方米的客家小楼
坐落在整个景区的中心位置,
前侧是培田古村落中规模最大的
九厅十八井合院建筑「大夫第」
也是“苍隅”屋主的祖宅。
右临「都阃府遗址」及「古戏台」。
小楼前依墙有一条水圳穿过,
清澈的溪水与延伸的鹅卵石小道,
一幅小桥流水的景致了然于心。
「苍隅」的设计
外墙依旧保留客家建筑的白墙青砖,
在留白处点缀三扇花格窗。
苍隅客房以日式榻榻米为主基调。
苍隅高级客房以新中式风格为主,
软装配置当地搜罗的古朴家具。
一处古朴自然,一处明朗舒适。
灯火阑珊处,不止记载着岁月的沧桑,
还有对来日方长的温柔。
在一楼中庭位置,
建一处简约大气的观景品茗庭院。
绿树、凉亭、舒服椅、
陶罐、石磨流水摆件。
想必在此品一口清茶也是沁人心脾。
在一楼楼梯转角处,预留一处藏书角。脚踩着青石板的厚重,湮灭嘈杂,沉溺于文字的岁月静好。
二楼预留了一个开放式厨房,
闲来三三两两在此,
享一份美食,心满意足。